CPU-Z是一款常用的cpu硬件检测工具,可以检测CPU、缓存、主板、内存等参数。CPU跑分是CPU-Z最近几年才加入的功能,不过因为简单小巧,也成为CPU基准测试的一个参考标准。在测试分数一栏中,CPU-Z会评估CPU的单核、多核性能,并提供不同处理器的参考对比。评测中我们发现CPU-Z自带的BenchMark跑分工具,跑出来的成绩一直都对锐龙非常有利,同样的8核、6核规格,CPU-Z的跑分照样跑得你怀疑人生。1.73版以上,CPU-Z使用了全新的Benchmark测试工具,让锐龙得分大降,修复了之前锐龙跑分过高的bug。
快捷键
1、按 F5 键保存屏幕截图。
2、按 F6 键复制屏幕截图到剪贴板。
3、按 F7 键保存验证文件(cpuz.cvf)。
4、按 F9 键隐藏原始时钟和倍频。
5、传感器检测设置,1为开启、0为关闭 关闭后将不显示温度及电压。
6、PCI检测设置,1为开启、0为关闭 关闭后将不会显示主板、SPD及硬件传感器信息。
7、DMI设置,1为开启、0为关闭。
8、SMBUS设置,1为开启、0为关闭 关闭后将不会显示主板、SPD及硬件传感器信息。
9、显示设备设置,1为启开、0为关闭 关闭后将不会显示显示设备信息。
10、占空比设置,1为开启、0为关闭,关闭后不会进行占空比计算时钟的方法
跑分说明:
对此CPU-Z官方也专门为新版测试工具跑分算法上的改变做了解释
①首先是新版跑分比之前跑分低的问题,CPU-Z方面解释称第一版测试工具发布于2015年,当时只有极少数8核处理器,比如Core i7-5960X这样的。
现在锐龙处理器发布了,6核、8核处理器变得稀松平常,未来10核、12核、16核处理器也会相继问世。更多的核心意味着更高的多线程得分,更低的并行性使得跑分对比更容易。
新版测试工具使用了全新的算法,因此分数不能再与之前的结果直接对比。
②另外的说明是关于AMD锐龙的,此前的测试中锐龙处理器得分比Intel处理器高得多,同频率下甚至能比Intel Skylake架构处理器高30%,这明显是不正常的,所以新版跑分工具里修复了这个问题。
CPU-Z深入调查之后称这其实是测试工具在锐龙上出现了特殊情况,会出现不符合预期的整数指令队列,在之前的测试工具中这个操作会在现有处理器架构上带来显著而且相似的延迟。
当然锐龙处理器发布后,他们发现该处理器的ALU运算单元在处理某些不符合预期的队列时会使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导致测试分数出现了与性能不符的结果。
不过他们重新审查了测试软件及算法也没能找到性能大幅提升发生的单一场景,他们认为这种特殊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而现在的新算法中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除了上面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之外,CPU-Z团队还解释了新版测试工具的一些其他设计,比如使用C++语言开发,VC2008编译,也没有使用什么特殊的指令集,不过X64版使用的是SSE/SSE2指令集做浮点运算,32bit还在使用传统的X87指令集,性能大约是X64版的一半。
更新日志
v2.15.0版本
改进了对英特尔Arrow Lake-H处理器的支持。
AMD Ryzen AI Max+395和AI Max+PRO 395,Ryzen AI Max 390和AI Max 385(Strix Halo)。
AMD Ryzen AI 7 350、Ryzen AI 5 340(海怪点)。
AMD Radeon RX 9070 XT和9070(Navi 48)。
AMD Ryzen 7 5705G、5705GE、Ryzen 5 5605G、5605GE、Rizen 3 5305G、5305GE(塞尚)。
AMD EPYC 9965(192立方英尺/384吨)、9845(160立方英尺/320吨)、9825(144立方英尺,288吨)、9755(128立方英尺/256吨)32吨)、9015吨(8立方米/16吨)。
NVIDIA RTX 5070 Ti(GB203)和5070(GB205)。
添加了GPU计算单元(图形选项卡)。
新建验证统计页面。
-
电脑硬件检测软件

在现代办公环境中,电脑硬件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如何选择好用的硬件检测工具,成为了许多办公族头疼的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电脑硬件检测软件合集,其中包括鲁大师、AIDA64、图吧工具箱、HWiNFO等多款实用的电脑硬件信息检测工具,这些软件不仅能够帮助用户深入了解和管理硬件,还能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需要的朋友不妨分享收藏!